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雪髯霜鬓语伧狞,淡荡园林取次行。要识将军不凡意,从来祇啜小人羹。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泛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眉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

    翠筒初裹楝,芗黍复缠菰。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侧之神君。

    君胡为兮山之幽,顾宫殿兮久淹留。

    又曷为一朝去此而不顾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来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讯也。

    君之来兮天门空,从千骑兮驾飞龙。

    隶辰星兮役太岁,俨画降兮雷隆隆。

    朝发轸兮帝庭,夕弭节兮山宫。

    懭有妖兮虐下士,精为星兮气为虹。

    爱流血之滂沛兮,又嗜疟疠与螟虫。

    啸盲风而涕雨兮,时又吐旱火之爞融。

    衔帝命以下讨兮,建千仞之修锋。

    乘飞霆而追逸景兮,歙砉扫灭而无踪。

    忽崩播其来会兮,走海岳之神公,

    龙车兽鬼不知其数兮,旗晻霭而冥蒙。

    渐俯伛以旅进兮,锵剑佩之相砻。

    司杀生之必信兮,知上帝之不汝容。

    既约束以反职兮,退战栗而愈恭。

    泽充塞于四海兮,独澹然其无功。

    君之去兮天门开,款阊阖兮朝玉台。

    群仙迎兮塞云汉,俨前导兮纷后陪。

    历玉阶兮帝迎劳,君良苦兮马豗颓。

    闵人世兮迫隘,陈下土兮帝所哀。

    返琼宫之嵯峨兮,役万灵之喧豗。

    默清净以无为兮,时节狩于斗魁。

    诣通明而献黜陟兮,轶荡荡其无回。

    忽表里之焕霍兮,光下烛于九垓。

    时游目以下览兮,五岳为豆,四溟为杯。

    俯故宫之千柱兮,若毫端之集埃。

    来非以为乐兮,去非以为悲。

    谓神君之既返兮,曾颜咫尺之不违。

    升秘殿以内悸兮,魂凛凛而上驰。

    忽寤寐以有得兮,敢沐浴而献辞。

    是耶非耶,臣不可得而知也。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矴,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

    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

    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

    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何处觅新秋,萧然北台上。

    秋来未云几,风月已清亮。

    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

    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

    西风送落日,万窍含凄怅。

    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