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万人歌舞乐芳辰,长养恩深第四春。

    令下风雷常有信,时来草木岂知仁。

    璇玑已正三阶泰,玉琯初知九奏均。

    更欲年年同此乐,故应相继得元臣。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

    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

    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髟委}{髟?}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有如长庚月,到晓烂不收。

    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

    乐哉十日饮,衎衎和不流。

    论事到深夜,僵仆铃与驺。

    颇尝见使君,有客如此不。

    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

    已得其为人,不待风马牛。

    他年林下见,倾盖如白头。

    天工剪刻为谁妍,抱蕊游蜂自作团。

    把酒惜春都是梦,不如闲客此闲看。

    从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

    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