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

    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

    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

    不敢叩门呼,恐作逾垣奔。

    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

    不学刘更生,黄金铸尚方。

    不学房次律,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弱水空相望。

    且当従嵇阮,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儿童惊夜光。

    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露重珠缨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火急开撙及尚闲。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君年甲子未相逢,难向人前说老翁。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铄走山中。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皇恩若许归田去,黄发相看万事休。

    〔此注二句诗,上句为柳诗,下句为刘诗,东坡误记,合二为一。

    〕)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

    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