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誇脑满。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樵苏已入黄能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

    其后僧智凯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

    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従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题一句云:玄鸿横号黄槲岘。

    九曲亭即吴王岘山,一山皆槲叶,其旁即元结陂湖也,荷花极盛。

    因为对云:皓鹤下浴红荷湖。

    坐客皆笑,同请赋此诗。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干锅更戛甘瓜羹。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漙。

    明月妙高台,盘涡月照开。

    琳宫龙久住,珠树鹤能来。

    云雾空中绕,帆樯槛外回。

    无言卷石小,江左拟蓬莱。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

    鹤老依乔木,龙归护赐书。

    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钟疏。

    欲继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