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穽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去日饶君著鞭策。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少年真力学,玄月闭书帷。

    老去浑无赖,心空自不知。

    交游谁识面,文字略存诗。

    笑向诸孙说,疏慵非汝师。

    令尹西行去又回,西湖重把旧樽罍。

    吏民再见鸡栖乘,犹道吾公挽不来。

    生日今朝是,匆匆又一年。读书真已矣,闭目但茫然。

    下种言非妄,开花果定圆。驱羊旧有法,视后直须鞭。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欣然而笑,是无枯荣。

    手足相依,所锺则情。

    情忘意消,神凝不征。

    可以安身,可以长生。

    老人如婴儿,起晏睡常早。

    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倒床作龟息,逡巡辄复觉。

    隔门灯火明,仿佛闻语笑。

    杯棬相劝酬,往往见讥诮。

    披衣坐跏趺,衰老当自了。

    室空窗亦虚,半夜明月到。

    老卢下种法,从古无此妙。

    根生花辄开,得者自不少。

    要须海底行,更问药山老。

    郭纶本蕃种,骑斗雄西戎。

    流落初无罪,因循遂龙钟。

    嘉州已经岁,见我涕无穷。

    自言将家子,少小学弯弓。

    长遇西鄙乱,走马救边烽。

    手挑丈八矛,所往如投空。

    平生事苦战,数与大寇逢。

    昔在定川寨,贼来如群蜂。

    万骑拥酋帅,自谓白相公。

    挥兵取其元,模糊腥血红。

    战胜士气振,赴敌如旋风。

    蚩蚩毡裘将,不信勇且忠。

    遥语相劝诱,一矢摧厥胸。

    短兵接死地,日落沙尘蒙。

    驰归不敢息,马口衔折锋。

    谁知八尺驱,脱命万死中。

    忽闻南蛮叛,羽檄行匆匆。

    将兵赴危难,瘴雾不辞冲。

    行经贺州城,寂寞无人踪。

    攀堞莽不见,入据为筑墉。

    一旦贼兵下,百计烧且攻。

    三日不能陷,救至遂得通。

    崎岖有成绩,元帅多异同。

    有功不见赏,憔悴落巴賨。

    已矣谁复信,言之气恟々。

    予不识郭纶,闻此为敛容。

    一夫何足言,窃恐悲群雄。

    此非介子推,安肯不计功。

    郭纶未尝败,用之可前锋。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