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讬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驭,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

    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

    日暮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

    海西上千里,将行勇还退。

    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

    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

    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

    车従八方至,尘坌百里内。

    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纟蔡。

    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

    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

    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佩。

    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暗暧。

    腥膻及鱼鳖,琐细或蒲菜。

    游墯愧无赍,技巧穷殊态。

    纵观?咢未已,精意殚一酹。

    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

    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

    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

    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

    往事半蓬蒿,遗氓但悲慨。

    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

    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

    天门四十里,预恐双足废。

    三宿遂徘徊,归来欲谁怼。

    前年道轘辕,直上嵩岭背。

    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颒。

    稍知天宇宽,不觉人寰秽。

    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

    山林无不容,疲薾坐自碍。

    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阛阓。

    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骚人思苦骨岩岩,百里携诗相就谈。

    故作微词挑迁客,不嫌春雨湿归衫。

    少年旧喜登高赋,老病今成见敌惭。

    问我近来谁复可,对君聊拟诵《周南》。

    久欲归田计未成,羡君负郭足为生。

    躬耕不用千钟禄,高卧谁知万里征。

    已觉安闲真乐事,可怜辛苦尽浮名。

    隐居便作江南计,为觅佳山早寄声。

    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簧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疏慵非敢独违时,野性颠狂不受羁。

    犹有曲湖容笑傲,谁言与物苦参差。

    水干生草曾非恶,鹤舞因风忽自怡。

    最爱柳阴迟日暖,幅巾轻屦肯相随。

    滕王阁在谁携手,徐孺湖宽可放情。

    楚客解书南国恨,秦筝助发上林莺。

    系匏独负杯中物,拥鼻和逢洛下生。

    问得长须添梦想,蓬窗灯火达天明。

    〈近遣仆至钟陵,还言定国与黄君鲁直会于舟中,灯火终夜而去。

    〉主

    幽居漫尔存三径,燕坐何妨应六窗。

    老忆旧书时展卷,病封药酒旋开缸。

    小园摇落黄花尽,古桧飞鸣白鹤双。

    珍重老卢留种子,养生不复问王江。

    前年买南,园本为一亩竹。

    稍去千百竿,欲广西南屋。

    本心初不尔,百口居未足。

    黾勉斤斧余,惭愧琅玕绿。

    东园有余地,补种何年复。

    凛凛岁寒姿,余木非此族。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