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萧萧华发映衰容,惭愧高僧叹不逢。

    游宦终身空处处,尘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

    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一叶追随鱼与龙,红粳白酒幸年丰。

    也知山色遥相待,苦畏君诗欲见攻。

    乘兴风帆终日去,寻幽蜡屐及春同。

    请君先入开先寺,待濯清溪看玉虹。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一锁楼中暗度秋,微官黾勉未能休。

    笑谈容我聊纾放,文字凭君便去留。

    杯酒淋漓已非敌,清诗窈渺更难酬。

    东归犹得联征骑,同上嵩高望九州。

    秦人一玺十五城,百二十城当八玺。元日临轩组绶新,君臣相顾无穷喜。

    九鼎峥嵘夏禹馀,八玺错落古所无。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惯空惊呼。

    洞前危迳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

    一朝远逐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

    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力小。

    深边积雪厚埋牛,两处辛勤何处好。

    去家离俗慕荣华,富贵终身独可嗟。

    不及故乡山上女,夜従东舍嫁西家。

    山北东西寺,高人永远师。

    来游亦前定,回首独移时。

    社散白莲尽,山空玄鹤悲。

    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