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山雨无时歇,江波上岸流。

    泥深未免出,桥断更堪忧。

    房浅邻糟瓮,宵寒揽絮裘。

    朝来势未已,归路恐操舟。

    微阳力尚浅,未解破重阴。

    云气山川满,江流日夜深。

    冻牙生滞穗,余润及重衾。

    泥泞沉车毂,农输绝苦心。

    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

    眼看芍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

    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

    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

    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

    未可厌畋猎,田中有走貆。

    城头月减一分圆,城里人家万炬然。

    紫陌群游逢酒住,红裙醉舞向人妍。

    且为行乐终今夕,共道重来便隔年。

    遥想猖狂夜深处,河沙飞水湿归鞯。

    持节忧邦刑,职业已自简。

    下车摄留都,谈笑事亦办。

    开轩揖佳客,退食事书卷。

    为政曾几何,清风自无限。

    官居岁月迫,归念湖湘远。

    依依东轩竹,凛凛故人面。

    诏书遂公私,使节许新换。

    旧治行当经,家山企可见。

    宦游得乡国,劳苦顾犹愿。

    归旂正滂洋,行辀岂容缓。

    密雪来何晚,穷冬候欲差。

    投空落细米,布地净平沙。

    缭绕飞相著,重仍积暗加。

    雨微花破碎,风细脚倾斜。

    次第来如掺,冥濛堕不讹。

    燅鹅吹劲鞴,秀苇拂轻耞。

    画字飘还没,团球暖旋窊。

    出盐东海若,链石古皇娲。

    翻簸腾归骑,纷飘集晚鸦。

    庭梅辨红萼,垅麦覆黄芽。

    拨砌求新药,寻踪射伏?。

    埋楼平尽脊,集树短留槎。

    乱下曾何择,平铺欲尽遮。

    欺贫寒入褐,恼客重添车。

    积素聊成烛,烹甘强试茶。

    病僧添晓钵,老令放晨衙。

    融液曾何有,鲜明竟不奢。

    积多还避并,化早发従畲。

    溜滴檐垂箸,行观迳转虵。

    谁能相就醉,都市酒容赊。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迩英前有双槐甚高,而柯叶拂地,状若龙蛇,讲官进对其下。

    〉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

    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

    〈辙昔举制策,坐于崇政西廊,盖迩英之北也。

    是日晚,仁皇自延和步入崇政,过所试幄前。

    瞻望天表,最为亲近。

    〉讲罢渊然似不胜,诗书默已契天心。

    高宗问答终垂世,未信诸儒测浅深。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

    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

    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

    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子嗟丘中亲艺麻,邵平东陵亲种瓜。

    公今归去事农圃,亦种洛阳千本花。

    修篁绕屋韵寒玉,平泉入畦纡卧蛇。

    锦屏奇种劚崖窦,嵩高灵药移萌芽。

    城中三月花事起,肩舆遍入公侯家。

    浅红深紫相媚好,重楼多叶争矜夸。

    一枝盈尺不论价,十千斗酒那容赊。

    归来曳履苔迳滑,醉倒闭门春日斜。

    车轮班班走金毂,印绶若若趋朝衙。

    世人不顾病杨绾,弟子独有穷侯芭。

    终年著书未曾厌,一身独乐谁复加。

    宦游嗟我久尘土,流转海角如浮槎。

    归心每欲自投劾,孺子渐长能扶车。

    过门有意奉谈笑,幅巾怀刺无袍靴。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

    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

    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先驰。

    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鬣真权奇。

    圉人顿辔屹山立,未听决骤争雄雌。

    物生先后亦偶尔,有心何者能忘之。

    画师韩干岂知道,画马不独画马皮。

    画出三马腹中事,似欲讥世人莫知。

    伯时一见笑不语,告我韩干非画师。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