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渼陂霜落鱼可掩,枯芡破盘蒲折剑。

    巨斧敲冰已暗知,长叉刺浪那容闪。

    鲸孙蛟子谁复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邂逅相遭已失津,偶然一掉犹思堑。

    嗟君游宦久羊炙,有似远行安野店。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

    少年勿笑贪七箸,老病行看费针砭。

    羊生悬骨空自饥,伯夷食菜有不赡。

    清名惊世不益身,何异饮醯徒醅酽。

    姑熟溪头醉吟客,归作茅庵劣容席。

    团团鹄卵中自明,窗前月出夜更清。

    醉吟自作溪上语,不学拥鼻雒阳生。

    诗成付与坐中读,知有清溪可终日。

    作诗饮酒聊复同,谁来共枕溪中石。

    圆天方地千万里,中与此间大相似。

    嚣然一息不自停,水火雷风相灭起。

    直须只作此庵看,歌罢曲肱还醉眠。

    不用骑鲸学李白,东入沧海观桑田。

    宿雪虽盈尺,不救春夏旱。

    吁嗟遍野天不闻,歌舞通宵龙一战。

    旋开云雾布旌旗,复遣雷霆助舒卷。

    雨声一夜洗尘埃,流入沟河朝不见。

    但见青青黍与禾,老农起舞行人歌。

    污邪满车尚可许,供输到骨期无它。

    水行天地有常数,岁岁出入均无颇。

    半年分已厌枯槁,及秋更恐忧滂沱。

    谁能且共蛟龙语,时布甘泽无庸多。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簌簌,远势望蒙蒙。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着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

    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

    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眼看狂澜倒百川,孤根漂荡水无边。

    思家松菊荒三迳,回首讴歌沸二天。

    簿领沉迷催我老,春秋废格累公贤。

    邻居屈指今谁在,一念伤心十五年。

    〈辙昔侍先人于京师,与希声邻居太学前。

    是时公之亡兄与二亡妷皆在,今十五年,而在者唯公与仆二人。

    言之流涕。

    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将发。

    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

    草堂寄东林,雅意存北阙。

    潸然涕泗下,安用无生说。

    忆游太学十年初,犹见胡公岂弟余。

    遍阅诸生非有道,最怜能赋似相如。

    青衫共笑方持板,白发相看各满梳。

    暂免百忧趋长吏,勉调三寸事新书。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安,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栏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保,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