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馀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

    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

    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

    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

    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

    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文字先生饮,?谓刘执中。

    ?江山清献游。

    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

    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

    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

    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

    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

    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

    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

    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

    好带黄金双得胜,可怜白苎一生酸。

    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