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

    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

    瑞玉旅庭,爰讲比邻之好;

    虎臣在泮,复通西域之琛。

    式燕示慈,与人均福。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

    浚哲自天。焕乎有文,

    日讲六经之训;述而不作,

    思齐累圣之仁。夷夏宅心,

    神人协德。卜年七百,

    方过历以承天;有臣三千,

    咸一心而戴后。彤庭振万,

    玉座传觞。诵干戈载戢之诗,

    作君臣相悦之乐。斯民何幸,

    白首太平。臣猥以微生,

    亲逢盛日。始庆猗兰之会,

    愿赓击壤之音。下采民言,

    上陈口号。凛凛重瞳日月新,

    四方惊喜识天人。共知若木初升旦,

    且种蟠桃莫计春。请吏黑山归属国,

    给扶黄发拜严宸。紫皇应在红云里,

    试问清都侍从臣。

    清淮蜀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半脱莲房露压攲,绿荷深处有游龟。只应翡翠兰苕上,独见玄夫曝日时。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

    经纶手段饱周孔,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麟角凤毛多异质。

    直将仁义化笞榜,羞与奸□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军进退出筹度。

    使移韬略事刑名,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

    酬德报功殊不薄。九天雨露圣恩深,

    万里扶摇云外廓。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