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从,相携访山谷。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馀落景,归迹犹踯躅。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京城三日雨留人,吴市门前访子真。

    赤脚长须俱好事,新诗软语坐生春。

    邺侯久有牙签富,太史犹探禹穴新。

    不惜为君挥尺素,却忧善守备三邻。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来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怜君?一作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

    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余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