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张公晚为龙,抑自龙中来。

    伊昔风云会,咄嗟潭洞开。

    精诚苟可贯,宾主真相陪。

    洞箫振羽舞,白酒浮云罍。

    言従关洲妃,远去焦氏台。

    倒倾瓶中雨,一洗麦上埃。

    破旱不论功,乘云却空回。

    嗟龙与我辈,用意岂远哉。

    使君今子义,英风冠东莱。

    笑说龙为友,幽明莫相猜。

    家鸡野骛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跂跂有足蛇,脉脉无角龙。

    为虎君勿笑,食尽虿尾虫。

    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