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粃。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孤臣南游堕黄菅,君亦何事来牧蛮。

    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

    高谈已笑衰语陋,杰句尤觉清诗孱。

    博罗小县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还。

    君应回望秦与楚,梦涉汉水愁秦关。

    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黄?参洞山。

    何时旷荡洗瑕垢,与君归驾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两山遥对双烟鬟。

    归耕不用一钱物,惟要两脚飞孱颜。

    玉床丹镞记分我,助我金鼎光斓斑。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

    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従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香螺脱黡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惊缪篆纹。

    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

    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

    共厄中年点蝇蚊,晚遇斯须何足云。

    君方论道承华勋,我亦旗鼓严中军。

    国恩当报敢不勤,但愿不为世所醺。

    尔来白发不可耘,问君何时返乡枌,收拾散亡理放纷。

    此心实与香俱焄。

    闻思大士应已闻。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

    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

    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

    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

    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

    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

    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

    是时最少年,白晰未有髭。

    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

    勇于韝上鹰,不啻囊中锥。

    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

    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

    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

    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

    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

    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

    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

    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

    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

    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

    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

    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

    况为二千石,所至搔乐嬉。

    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

    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

    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

    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

    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

    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乐天霜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

    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

    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

    三杯径醉便归卧,海上知复几往还。

    连娟六幺趁蹋鞠,杳眇三叠萦阳关。

    酒醒梦断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

    忽惊铙鼓发半夜,明月不许幽人攀。

    赠行无物惟一语,莫遣瘴雾侵云鬟。

    罗浮道人一倾盖,欲系白日留君颜。

    应知我是香案吏,他年许缀蓬莱班。

    (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独游湖上诸寺,晚谒损之,戏留七绝)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惠丽知君月下见倾城,破恨悬知酒有兵。

    老守无何惟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

    花枝不共秋欹帽,笔阵空来夜斫营。

    爱惜微官将底用,他年只好写铭旌。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