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析尘妙质本来空,梦中于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

    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似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