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

    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

    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

    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

    荒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

    山头落日侧金盆,倒着接?搔白首。

    忽忆従军年少时,轻裘细马百不知。

    臂弓腰箭南山下,追逐长杨射猎儿。

    老去同君两憔悴,犯夜醉归人不避。

    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霸陵尉。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俄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劚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元丰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梦游何人家,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井上皆苍石,石上生紫藤如龙蛇,枝叶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尔折食一枝,众皆惊笑,其味如鸡苏而甘,明日作此诗。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来初匀。

    了然非梦亦非觉,有人夜呼祁孔宾。

    披衣相従到何许,朱栏碧井开琼户。

    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

    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

    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

    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小人真闇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住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鹓鸾。

    杖履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欧阳永叔尝游嵩山,日暮,于绝壁上见苔藓成文,云神清之洞。

    明日复寻,不见。

    )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刘几云:曾见人嵩山幽绝处,眼光如猫,意其为靖长官也。

    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仁。

    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

    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春风寂寂夜寥寥,一望苍苔雪影遥。

    何处幽香飞几片,只宜月色带花飘。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