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

    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

    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

    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涛湾。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但使此可人,余事真茅菅。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

    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宗晟一轴水帘图,寄与南舒李大夫。

    未向林泉归得去,炎天酷日且令无。

    ?此诗为张耒作。

    ?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绩与英卫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

    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贺使学道,今年八十,益壮盛。

    人无复见贺者,而仝数见之。

    元祐二年十二月,仝来京师十许日,余留之不可,曰贺以上元期我于蒙山,又曰吾师尝游密州,识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

    作是诗以送之,且作五绝句以寄贺。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

    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

    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

    随师东游渡潍邞,(潍、邞,密州二水名。

    。)山头见我两轮朱。

    岂知仙人混屠沽,尔来八十胸垂胡。

    上山如飞嗔人扶,东归有约不敢渝。

    新年当参老仙儒,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生长兵间早脱身,晚为元祐太平人。

    不惊渤澥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曾谒东封玉辂尘,幅巾短褐亦逡巡。

    行宫夜奏空名姓,怅望云霞缥缈人。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

    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旧闻父老晋郎官,已作飞腾变化看。

    闻道东蒙有居处,愿供薪水看烧丹。

    千古风流贺季真,最怜嗜酒谪仙人。

    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间养神。

    潭里舟船百倍多,广陵铜器越溪罗。

    三郎官爵如泥土,争唱弘农得宝歌。

    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

    松风梦与故人遇,自驾飞鸿跨九州。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