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捲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

    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鞭人以为戏,公怒鞭人血流地。

    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

    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

    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窈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落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