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庭柏阴阴昼掩门,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

    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

    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乐,俱怀畎亩忧。荆溪欲归老,浮玉偶同游。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回头杂歌哭,挽语不成讴。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隗。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闲卧藤床观社柳。

    坐重青草公,意合沧海滨。

    渺渺独见水,悠悠不闻人。

    镜浪洗手渌,剡花入心春。

    虽然防外触,眼前遶衣新。

    行当译文字,慰此吟殷勤。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