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

    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年来齿发老未老,此去江淮东复东。

    记取六人相会处,引杯看剑坐生风。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従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従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我有夙鸣枝,背作蛇蚹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当呼玉涧手。

    一洗羯鼓昏。

    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玉津园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玉津分蔡河上流,复合于下。)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藉田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蘋渚,蜗涎上彩楹。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已分江湖送此生,会稽行复得岑成。镜湖席捲八百里,坐啸因君又得名。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

    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

    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

    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

    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従矛叉。

    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

    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

    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

    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

    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

    青丘云梦古所咤,与此何啻百倍加。

    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赋客嘲淫奢。

    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佳。

    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

    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小圃阴阴遍洒尘,方塘潋潋欲生纹。

    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

    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

    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唤船渡口迎秋女,驻马桥边问泰娘。

    曾把四弦娱白傅,敢将百草斗吴王。

    従今却笑风流守,画戟空凝宴寝香。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