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

    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我生固多忧,肉食常苦墨。

    轩然就一笑,犹得好饮力。

    闻君过云龙,对酒两静默。

    急携清歌女,山郭及未昃。

    一欢难力致,邂逅有胜特。

    喧蜂集晚花,乱雀啅丛棘。

    山人乐此耳,寂寞谁侍侧。

    何当求好人,聊使治要襋。

    使君自孤愤,此理谁相直。

    不如学养生,一气服千息。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従宦无功谩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近従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章子,惇也。)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减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拚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

    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

    惜哉垂云轩,此地得何晚。

    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

    路穷朱栏出,山破石壁狠。

    海门浸坤轴,湖尾抱云巘。

    葱葱城郭丽,淡淡烟村远。

    纷纷乌鹊去,一一渔樵返。

    雄观快新获,微景收昔遁。

    道人真古人,啸咏慕嵇阮。

    空斋卧蒲褐,芒屦每自捆。

    天怜诗人穷,乞与供诗本。

    我诗久不作,荒涩旋锄垦。

    従君觅佳句,咀嚼废朝饭。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