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始至荷芰生,田田湖上密。

    复当花竞时,艳色凌朝日。

    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更待雪中过,群峰应互出。

    樽有绿蚁醅,俎有赬壶橘。

    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四月时鱼逴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

    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

    缧囚往虑问,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忧有诖误,非罪罹暴迫。

    蔼蔼万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纤微衅,监垢莫磨拭。

    是以大君心,惟恐横抵摘。

    前法著以律,後法编以册。

    每当炎蒸时,狱器用刷涤。

    应无古冤血,地下化为碧。

    我今因牵吟,聊以肝胆沥。

    刑人皆得辜,不以尤地脉。

    间归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鱼,必先溉釜鬲。

    愿言保兢慎,切勿厌此役。

    夜月可留翫,清樽可独适。

    一榻宽且平,群动都已寂。

    可用休其劳,不休庶终夕。

    莫怪去迟迟,予心君亦知。

    膝前娇小女,眼底宁馨儿。

    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

    出门虽不远,情爱未能移。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

    椽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冬日萧条公府清,独将诸吏上高城。

    而今何处异畴昔,铁墓下闻狐夜鸣。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物景有先後,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垂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苹。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常二州春。

    昨日使人回,闻君与之坐。

    君问我何为,但云思寡过。

    寡过真未能,便得北窗卧。

    此趣今已深,世间谁与和。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