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峨峨淮山上,中有隐者栖。

    不知松桧下,但见虎豹蹊。

    人群固已远,樵客入犹迷。

    且奉子兰养,应无抱玉啼。

    麻田异麻源,石路春无泥。

    高士不近俗,更在西岭。

    石泉饮自足,深壑无人跻。

    不学淮南王,安问犬与鸡。

    二人逍遥性,所乐唯杖蔾。

    复有来慕邻,他年宁答嵇。

    愿君且勉职,圣世未易暌。

    君同黄鹄游海峤,我学白云归帝乡。

    已爱健翅自鼓舞。谁怜孤影犹飘扬。

    安得相从在霄汉,於今留滞嗟絷缰。

    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出珥银貂侍太清,回看双鹤舞中庭。

    翩翩曾是仙人骥,两两尚仪君子形。

    静夜欲还缑岭月,终朝思啑太湖萍。

    莫将树上鸡相并,会待归飞向杳冥。

    邵杜二良守,相逢欲沾醉。

    促膝一开颜。衮衮言有味。

    或叹季路宜,或语伯夷是。

    各怀忠义心,要终岂同异。

    我实疏贱躯,政治未使试。

    预兹高古谈,懦志生勇气。

    明当馔汤饼,疾雨晦天地。

    一日不见君,何止如三岁。

    口腹尚乖期,荣华可推类。

    嗟嗟勿复问,安恬固无媿。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

    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

    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

    往往横遭年少轻,好在驱车海边去。

    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

    剩持盐豉煮紫莼,卵色椀宽光欲舞。

    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

    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

    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

    一夕风雨来,且喜农亩滋。

    中河不阻涩,舟楫亦所宜。

    况闻新疾愈,当与嗜好睽。

    何须顾小约,岂不是他时。

    淡泊全精神,老氏吾将师。

    幸因答来章,敢不以此咨。

    此咨有深理,愿君劝且思。

    楚竹翦霜丛,何惭汉使筇。

    鸠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

    挺特生难变,支离分已穷。

    轻肥思比鹤,短发任如蓬。

    倚以为高趣,持之见素风。

    步郊聊实下,行乐偶从东。

    屡刺莓苔破,深穿苑圃通。

    辩繁时画地,默意或书空。

    古血有湘迹,旧林无阮踪。

    将渠谁觉老,要此岂关慵。

    莫骇倾巢鸟,须虞蠹穴虫。

    谁能求道术,跨作上天龙。

    烁电未成雨,凉风先入衣。

    青天忽开影,红日尚余晖。

    蛱蝶作团起,蜻蜓相戴飞。

    嘲谑不觉夕,跨马月中归。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