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梅尧臣 / 梅尧臣所有的诗词

    斋舫谈经後,官池载酒行。

    斜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演漾思江浦,夷犹绕郡城。

    东辕有遗恨,日日物华清。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颜整簪。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常闻汉皇后,织室数来观。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

    亦将成纁黄,非用竞龙鸾。

    意在奉宗庙,後人其可安。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

    中{左氵右霝}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东路归梁懒,黄流下汴深。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禽鸣脱破裤,定无新易故。

    此语莫相讥,善贫知有素。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

    人言雨杀风,雨急风未柔。

    独扶慈母丧,泪与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泪泉长在眸。

    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忧。

    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

    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

    母当临终时,嘱我贫莫羞。

    随宜具棺敛,厚贷压人头。

    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泣涕听母言,心肠如剜钩,

    小子虽不令,长养恩曷酬。

    旦夕期速平,後事勿预谋。

    愿母强药食,更延百千秋。

    固云莫望我,我魂已飞游。

    语毕忽奄逝,抚膺呼裂喉。

    未能一物备,迷乱将安投。

    艰窘见风义,乃有令朋俦。

    致赙或钱帛,最力李与刘。

    禁省及石渠,奠助日不周。

    裴杨乞铭盖,文篆古复遒。

    潭饶两大舰,朝索暮泛浮。

    哀怜荷君子,才德惭未修。

    三日违大梁,两宿此迟留。

    聊书同些挽,试托楚人讴。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关于诗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