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野阔天益寥,节肃秋惟季。

    叠树半馀红,乔柯全挺翠。

    霜丛灿晓华,风叶含凉吹。

    彬兹围猎场,裒时易简地。

    扈从有儒冠,可以摅吟思

    莲宇冠层峰,别嶂此最迥。

    何必尽居佛,构轩习吾静。

    游与颢气俱,坐觉小年永。

    澄观理气机,妙契神明境。

    泊然室生白,旷矣窗含景。

    独惜无多暇,恒此天倪省

    旱气所流行,今岁遍西北。

    陕民独厚幸,五月已沾泽。

    甘已沾复旱,遥望每太息。

    惟三晋可怜,阵雨曾未得。

    尔来渥畿甸,引领佳音获。

    兹始接奏章,近远润盈尺。

    秋收率可冀,闾阎顿改色。

    借种有前谕,农时不可失。

    仍愿恩膏霶,陕甘以遍及

    经过数州县,去岁均有秋。

    赋已免十三,无可施恩优。

    或偶被灾者,銮辂所弗由。

    未免怀向隅,亦吾所廑忧。

    因命彼方伯,详察有此不。

    乃知上谷郡,山田近边邮。

    气寒霜降早,以此常歉收。

    借谷及正赋,颇致负欠留。

    降旨酌豁除,元气与养休。

    官吏免参罚,黎庶逭督求。

    努力勤耕耘,足尔衣食谋

    小憩永恬居,言入西崦路。

    林霏缭而深,一步奇一步。

    涧馀九夏冰,峰有千年树。

    山斋远不见,石门近忽遇。

    创得真创得,胜槩纷来输。

    万景供(平声)知新,五言当(去声)温故

    俯弄清漪。

    平临锦绣,净植含奇。

    华岳峰头,西施湖畔,幽𧰚谁知。

    秋来老干差差,芳菲歇、造物无私。

    诗拟丰标,图摹体态,多少便宜

    柳带鹅黄渐,波流鸭绿微。

    轻云时出岫,暖气欲沾衣。

    花信寻常候,春光次第归。

    东郊方待泽,懒去问芳菲

    遥疑霞有脚,却过蓼花滩。

    蝉韵将辞柳,荷香尚赛兰。

    晚山归静寄,秋月本澄观。

    稍适清闲宴,匪寻长夜欢

    景物犹嘉夜,风光饯上元。

    踏桥传旧俗,擪笛按新翻。

    灯事行将懒,驹阴静可论。

    芳筵列远使(是夕命准噶尔夷使观灯火),万里靖篱藩

    回跸驻林斋,悠然与意谐。

    泉声经雨壮,山色为春佳。

    月白新悬镜,松黄半落钗。

    前年曾静憩,今夕更澄怀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