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到此索须迟,一峰迥出奇。

    分明碧螺髻,且有翠岩眉。

    解脱四禅定,圆成三点伊。

    狂歌李太白,自许后身斯

    尖塔(二山名)揽全形,陈园跸暂停。

    佳时逢上巳,随地可稽亭。

    绿水澄而照,春梅静以馨。

    托波杯不泛,恶旨有芳型

    雨过将半月,又觉雨为宜。

    昨已霏轻点,今仍继密丝。

    远山烟欲暗,晚圃露含滋。

    入夕云容散,银蟾树杪披

    浓淡云容石笋尖,马蹄踏处绿纤纤。

    晓来远坞依微辨,雪后轻寒料峭添。

    未至卖饧思社鼓,却饶沽酒认村帘。

    行吟不为耽风景,夹路桑麻取次觇

    红雨嫣香已乱纷,东皇催试送春文。

    生憎轻絮萦愁绪,无那终风翳野氛。

    泼刺鱼跳依藻见,栗留莺语隔林闻。

    拟将书史消闲闷,触目时惭古圣君

    细检花裳与叶蓁,中涓高捧莫冲尘。

    香风逐路喷轻雾,喜气迎人报好春。

    遮莫宜诗供点缀,果然入画倍精神。

    上林饶有嫣风朵,为奉慈颜上巳辰

    夜渐长添几线时,挈壶休问漏声迟。

    每逢佳处聊为画,于少闲时亦着棋。

    鹤梦安依无恙石,蝉声亮在最高枝。

    景光自合随缘赏,即目闲庭影又移

    雪霁平原暮色清,温暾才落野寒生。

    恍疑冻树花争发,且喜春田麦未萌。

    布帐灯竿夺星灿,旌门鼓角入宵鸣。

    依稀前岁东巡况,触绪难忘怆恻情

    青海何曾阻玉关,清秋来觐忘途艰⑴。

    可无三接酬诚素,况复万几当务闲。

    未习朝仪瞻北阙,许随典属祝南山。

    嘉宾旨酒同和乐,仁祖怀柔想像间

    得圣之清孰与齐,首山途便此凭跻。

    为传公信及公达,底较辽西复陇西。

    宋代何须锡圭冕,伊人本自视涂泥。

    史迁慨羡青云士,未识浮名本稗稊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