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夏至过无雨,旱太甚常年。

    劳苦实乏术,用敢呼吁天。

    甘霖乃大霈,自近达远阡。

    屈指两月内,景槩又异前。

    虞潦冀再𩆩,情怀屡变迁。

    行时驾启跸,乃历观大田。

    早种已吐穗,迟种亦蔚然。

    百分中之一,下隰实涝焉。

    亦复为之惜,寻思安得全。

    设旱再五日,赤地千里绵。

    此惧可回思,此慰益勉旃

    实所胜斯名所屯,暂以屈亦久以尊。

    此翁此石有如是,逢时辨底明与昏。

    重来燕南赵北界,了识明月清风村。

    韩园修葺复旧观(后人移石置园中有亭覆之),两行垂柳青遮门。

    松轩潇落可信宿,墙外祠妥双贤魂。

    驻䍐诸务则且置,便抚亭下青云根。

    岿然古貌故好在,雪浪有号原无痕。

    逮兹盖已六赓韵⑴,前席如共髯仙论。

    孰谓中郎不可得,宁非对者石与盆。

    七百馀年一瞬耳,奚称前咏碑间存

    南华喻虚室,生白实于内。

    东坡譬斗隙,率欲游物外。

    二义似径庭,达观审无害。

    竹篦即竹篦,有唤斯触背。

    尺宅发清机,朗然常自在(叶)

    权舆粒食,实维后稷。

    百王承之,永奠邦极。

    惟予小子,临民无德。

    敢懈祈年,洁衷翼翼。

    命彼秩宗,古礼是式(五章)

    何处咽笙簧,千林曳响长。

    怀秋予有意,入夏尔偏忙。

    暂息缘朝雨,群兴噪夕阳。

    中郎精博物,琴韵识螳螂

    书斋结构新,黛色罨窗频。

    每顾消尘念,兴言得好邻。

    伊谁知树性,为我种龙鳞。

    寄语如松者,林中漫隐沦

    精舍琴书精,清卿笔墨清。

    适来成胜趣,因命写诗情。

    春入山无滓,风过树有声。

    不须论董巨,粉本谷神呈

    坐石俯澄波,游鳞生趣多。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

    讵是曝腮鲤,堪方听讲鹅。

    竿丝权且置,非欲效詹何

    视事畴咨罢,扁舟泛渚园。

    漪分锦绣色,籁奏管弦言。

    澄沼平堪鉴,新篁近可扪。

    三唐看递下,思欲返其源

    崇椒延阁迥,步步上丹梯。

    月牖千奇入,霞标万象低。

    吸嘘接颢气,视听合天倪。

    隐隐闻笙鹤,常来此处栖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