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游山屐总不辞劳,遇胜吟诗白发搔。

    花濑蒙蒙春澹澹,微醺何碍晕如桃

    一卷当谷下临陂,步入幽深总合诗。

    便是三唐多作者,个中滋味几人知

    野桥才过石门遭,仍步丹梯百级高。

    尘世烦嚣那许到,祗闻谡谡泛松涛

    阅狩金舆驾,鸣驺赤羽翔。

    千官分鹭序,万姓仰龙光。

    雪积平原白,泥铺御道黄。

    翠华来别苑,初地散天香。

    杳霭云生路,萧森松泛凉。

    星辰围斗宿,丁甲护虹梁。

    屏念瞻瑶殿,虔心礼素王。

    若临钦在上,作极愧惟皇。

    祗以绍庭切,何能与物昌。

    律身怀监史,敷化体穹苍。

    文德犹惭未,武功不敢忘。

    蒐苗遵古制,逸豫戒禽荒。

    簇簇云屯盛,悠悠雾旆飏。

    一阳初应律,三白已呈祥。

    渐觉条风扇,新添丽日长。

    觐扬吾未逮,布治愿平康

    仲月茁蓂初,春光渐绮舒。

    绿苔依北戺,轻籁入东疏。

    林暖能言鸟,冰消负陟鱼。

    调元廑亮政,弃暇喜翻书。

    生意滋韶苑,农功载始畲。

    行时将命驾,保介共咨茹

    玉䨲银蟾满魄圆,禁城不夜艳阳天。

    传柑宴乐鹓行集(御制),撒荔筵开凤侣偏。

    一道垂虹朝贝阙,双葩结焰庆牺年。

    氤氲有象洪钧转(臣鄂尔泰),叆叇成阴瑞霭联。

    碧落烟消千月映,紫澜风定万珠妍。

    仙蓂叶乍飞瑶砌(臣张廷玉),火树花繁耀采椽。

    只为德隆星晷顺,从占福履洛畴全。

    康衢舆诵丰亨会(臣福敏),嘉夜同歌燕衎篇。

    靃靡冰荷趺萼焕,崔巍昆峤凤鸾翩。

    裁罗拨蕊偷春艳(御制),镂翠成林濯露鲜。

    馥馥蛟垆香篆细,迟迟虬箭漏声传。

    御厨络绎分珍膳(臣徐本),中使频仍擘彩笺。

    百末兰英催送盏,九韶嶰管慢随弦。

    鸾刀细斸蓬池脍(臣任兰枝),翠釜徐行渤海鲜。

    歌杂早莺吭宛转,舞摇彩鳦态蹁跹。

    鱼龙曼衍纷呈巧(臣陈德华),凫燕焜煌倏自燃。

    侈志素知惩甲煎,忧心未释忆淮堧。

    因祠青女占农事(御制),咸秩宛(平声)陵伫吉蠲。

    五色非烟香界郁,一轮如面庆霄娟。

    同依妙鬘云中住(臣张照),参得光音天上禅。

    涵日镇依真帝所,御风直到紫皇前。

    优容小语华裀列(臣阿克敦),惊捧鸿章彩璧骈。

    鳷鹊楼头锵玉佩,芙蓉殿里撤金莲。

    今朝即席承恩渥(臣蒋溥),令节称觞戏彩便。

    珠树遥窥翔麝月,珉宫忽讶聚梯仙。

    君谟七盏焉同此(御制),玉女三浆洵有然。

    春宴漫教荣李峤,星槎不羡度张骞。

    瀛壶早觉初风暖(臣梁诗正),箫鼓应知九陌阗。

    卜贵相将探白茧,宜男绰约试新蝉。

    尧樽锡福人皆醉(臣汪由敦),农瑟迎和物并甄。

    鱼藻蓼萧谐雅什,日华云缦纪祥编。

    欣叨授简鸣欢豫(臣德龄),讵为逢年弛敬虔。

    映座宵明鳌赑屃,沿堤春到柳蔫绵。

    随时纳悃思蒙正(御制),顾影衔恩祝寿篯。

    花信头番梅戴雪,诗牌联咏日移砖。

    风光依旧如三五(臣鄂尔泰),空照由来彻大千。

    比屋年年歌乐岁,法宫旦旦凛深渊。

    土膏覛起农祥正(臣张廷玉),暖律依韦泰簇宣。

    方贡风车通火徼,来同黑齿并朱鸢。

    朝正属国趋王会(臣福敏),行庆当阳奉化权。

    杓指始青旋北极,麦含三白润东阡。

    敢夸嘉会交成泰,若惕时乘志体乾(御制)

    曾闻古人语,民以食为天。

    宵衣望岁心,日久倍乾乾。

    惟愿万宇内,比户免饥寒。

    念彼淮徐地,水旱数岁连。

    啼饥彼老幼,孰哺粥与饘。

    号寒彼妇子,孰衣布与绵。

    每当大吏奏,或闻舆论传。

    玉食不能咽,仰吁泣涕涟。

    匡救尽人事,蠲复遑后焉。

    旋命大臣往,勘赈德意宣。

    拯彼沟壑危,登此衽席安。

    帑藏非所惜,更留转漕船。

    近接守土臣,封章传喜言。

    云是麦有秋,饼饵可佐餐。

    仍逢雨旸若,秧苗绿茁田。

    稍慰午夜忧,额手意欢然。

    皇天溥仁爱,今秋定有年

    漾澨南入江,岂复西为汉。

    朱轮坠桑榆,讵返东而旦。

    四时均易逝,三春更难绊。

    九十忽云过,青韶亦已晏。

    落英红贴波,轻棉白堆案。

    关关南来莺,遥遥北去雁。

    萋萋草茸砌,阴阴树隐岸。

    怦然意靡宁,遑乐清闲宴。

    繄我非伤春,所虑陇亩畔。

    枯壤久待泽,终风日益扇。

    播种惟兹时,过候饥将荐。

    何辜兮吾民,凉德增腼面。

    那无补苴策,济少而漏半。

    披衣立宵宇,明星方烂烂。

    繁虑赓长吟,聊用摅三叹

    枪旗初吐含轻烟,雨前不已称火前。

    吴中自来俗如此,竞巧争新实可怜。

    学林昔日传新话(学林新编王定国着),即今例事无须怪。

    清和宿雨润帘栊,越瓯小试瓶笙籁。

    诗肠既沃兴怀赊,古道邈矣宁惟茶。

    君不见三十而婚四十仕,今人安能迟待此

    六龙夙驾迎春驭(次日立春),百辟同钦祈谷斋。

    丽日和风调玉律,彩幡花胜耀天街。

    穹窿青宇礼皇乾,坛位瞻馀视豆笾⑴。

    礼酌简繁惟致敬,心期旸雨协占年。

    斋宫坐久爱清嘉,香袅明窗篆缕斜。

    静听排门喧吉爆,春音先到万民家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