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频闻西师信,胁从剿抚多⑴。

    渠魁就获否,迟待音如何。

    华镫纵酬节,万里怀枕戈。

    情知天助顺,众愤惟幺么。

    涂炭其鄂拓,䝟貐其绰罗⑵。

    饥鹰忽来投,恩顾曾无过。

    封狼终窜去,曾匪严辞诃。

    本意攘四部,事逆理则那。

    恃计计今穷,奚赖三窟窠。

    独廑王臣劳,浃岁契阔歌。

    更念归化人,游牧废寝讹。

    伫俟红旗递,集赛驰明驼(蒙古地驰驿皆以驼)。

    雪岭兵气销,瀚海春风和

    假山似真山,巀嶭亦岨峿。

    结宇依峭茜,时时落花雨。

    会之乃不穷,即之复无所。

    人境谁使然,于斯难着语

    入秋德为霖,倏作倏复止。

    将盼忽得逢,于心宁不喜。

    今夜乃达晨,转复虞多矣。

    设晴斯弗害,密云历辰已。

    戚戚萦寸怀,未卜农臧否。

    讵予同众见,有憾无厌已。

    众情即予田,亦希尽善耳

    二月十九雪,数千里而遥。

    偏南则沾雨,齐豫歌渥饶。

    近北雨继雪,盈寸旋亦消。

    甘抚今奏至,同日六花飘。

    西北边寒地,本无秋麦苗。

    此泽利春耕,深慰吾望翘。

    天恩何修得,乾惕励旰宵

    竟时揽名山,夕景已莽苍。

    言归学古堂,书史娱静赏。

    户外松风寒,座间兰烛朗。

    岂必忆游历,澄怀到无象。

    古人贻名言,瞬存息有养

    于昭天鉴,眷于有德。

    佑我太祖,东土是式。

    帝命不显,皇清不灵。

    明德惟馨,以畀万邦。

    (一章)赫赫太祖,天笃其祜。

    穆穆太宗,丕显丕承。

    骏德光昭,爰受鸿名。

    建国纪元,肇定大清。

    (二章)暨我世祖,混一区夏。

    圣祖绍之,容民厚下。

    民安于耕,物适于野。

    六十一年,惟天降嘏。

    (三章)皇考翼翼,思为君难。

    立纲陈纪,祗承克艰。

    授位渺躬,受命自天。

    敬念绍庭,敢忘寅虔。

    (四章)日惟长至,爰卜南郊。

    三斋五戒,将事吉朝。

    式瞻百辟,玉佩金貂。

    式虔尔心,无或逍遥。

    (五章)爰升燔柴,燔柴维烈。

    爰陈俎豆,俎豆维洁。

    惟予小子,敬捧苍璧。

    明明帝神,尚其来格。

    (六章)神之格思,降福穰穰。

    敢曰予小子,诚通昊苍。

    自我祖宗,受嘏惟纯。

    景命绵绵,逮我后人。

    (七章)伐鼓渊渊,建旆翩翩。

    祀事用成,福禄来骈。

    匪以祭而专,匪以燕而迁。

    对越昊天,岂敢间兮乾乾。

    (八章)

    西山浓似染,倒影入清涟。

    畅此眺吟趣,何殊书画船。

    绿蒲依碧水,白鹭上青天。

    座里闻双橹,舟移别一川

    试问司天史,羲娥移不移。

    璿玑谁可度,珠斗若为推。

    六合车书会,千秋道法垂。

    去年重入想,崇政涖朝时

    傍晚山云密,中宵春雨寒。

    声偏清耳观,望已慰心官。

    谷口流应壮,檐牙响未残。

    评量凡几寸,转觉寐难安

    一泓堪作镜,几曲忽鸣琴。

    象与体无涉,名非实可寻。

    若为相假借,藉以入哦吟。

    朅尔归澄观(去声),悠然彻远心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