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露丛风艳纷葳蕤,朝夕培溉资花师。

    湖心庭轩静且敞,傍我文石含幽姿。

    亚盆旖旎香云垂,欲渡空明舟载之。

    孰谓汀洲无陆卉,宛与荷芰争参差。

    棹依岸转清芬细,彼何人兮泛液池。

    镜奁不用侍儿拂,丰标照彻羞胭脂。

    却笑蒹葭徒采采,每随好鸟鸣笙丝。

    恰如弱水三千里,仙姝群弄仙槎时

    上皇不乐居关中,诏徙丰沛为新丰。

    通阛带阓开九市,簇簇旗亭凡五重。

    货别隧分庶且富,甲第连云车马凑。

    沽酒屠儿煮饼商,一一物色皆惟旧。

    老幼初来似久居,鸡鸣于埘犬守闾。

    统纪咸遵三辅尉,市致无须周大胥。

    钩陈之外接阁道,穹隆曾命般尔巧。

    枍诣天梁户对开,凭轩下视凌空鸟。

    古今都会称长安,谁欤营者匠胡宽。

    祗今荒土基难觅,还留图画人间看

    足底生云霞,臂左招星辰。

    振衣千仞冈,此语诚可人。

    到来每徘徊,欲去重逡巡。

    翘首眺青莲,堪以静六尘

    元称四大家,逸品推倪迂。

    师承自北苑,笔与造化俱。

    小景夙所见,秋林位置殊。

    一扫了了习,不失太古初。

    峣峰既隐轸,雄霓时卷舒。

    疑有风吹林,已见波绉湖。

    不宁供游历,此中乃可居。

    画禅大法眼,岂伊邪许徒(图有董其昌跋甚详)。

    因忆乔林乔,未识渔庄渔(见董跋)。

    得陇而望蜀,知足其谁乎。

    呵冻志长言,聊以适三馀

    春仲气暄和,曲内生机畅。

    万物向昭苏,鸿钧妙神匠。

    湛露溥沾濡,惠风徐拂飏。

    前朝觉冷剧,雪色凝遥嶂。

    虞或伤纽芽,情怀颇惆怅。

    兹暖实相宜,田功故无恙。

    行令廑民瘼,对时仰天贶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乾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防微犹恐开奇巧,采茶朅览民艰晓

    日日望远客,居然来我前。

    一日比三秋,三秋九十年。

    邂逅适我愿,不语已如兰。

    倾盖胜新知,班荆续故欢。

    车笠尚义气,区区安足言

    倚岩架白屋,开牖临清泉。

    春半雪已消,垂流尺计千。

    一二二而一,圆方方复圆。

    寓物陈至理,随会含神诠。

    茗碗不必试,吾方意油然

    沴行三吴区,哀鸿叹连岁。

    昨秋更甚前,嘉杭亦奄逮。

    下隰已无收,幸馀高原地。

    而何虫生之,严霜复早至。

    嗟哉茕独民,胡堪诸患萃。

    比户鲜盖藏,无怪谷涌贵。

    救灾艰良方,遑存屯膏意。

    截漕及留帑,旁筹入粟制。

    复思近利辈,米豆免关税。

    庶几谷渐多,差免流离蔇。

    转壑念时萦,调幕颜常愧。

    实乏大禹能,匪市冯欢惠

    一泉分数派,面势得两间。

    落崖犹曲折,入沼乃潺湲。

    无碍听时静,雅宜对者闲。

    把卷消清暇,初唐格莫攀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