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清风荡微波,渺渺平无音。

    有鳖行在沙,有鱼跃在浔。

    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

    梧桐生两涯,萧萧自成林。

    孙枝复生孙,已中瑟与琴。

    秋虫噪蜩{北虫},春鸟鸣{夫鸟}鵀。

    有客来无时,濯足荫清阴。

    自忘府中官,取酒石上斟。

    醉倒卧石上,野虫上其襟。

    醒来不知莫,湖月翻黄金。

    油然上马去,纵意不自箴。

    作诗招路人,行乐宜及今。

    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

    路人掉头笑,去马何骎骎。

    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

    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

    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

    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

    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纟任。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

    西有管辂宅,尚存青石砧。

    彭女留膝踝,礼拜意已钦。

    慈母抱众子,乱石寒萧森。

    朝往莫可还,此岂不足临。

    慎勿语他人,此意子独谌。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酹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近山不作看山计,引水新成照水庵。

    闭口忘言中自饱,安心度日更谁参。

    简编围绕穿书蠹,窗户低回作茧蚕。

    我亦一轩容膝住,敝裘粗饭有余甘。

    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

    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

    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

    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此生与物妄相仇,欲往长嫌苦见留。

    浅濑何知向人恶,涨溪岂复为公流。

    雨痕忽到工催客,风信初来转打头。

    举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兴满行舟。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兄弟更驰逐。

    文成剧翻水,赋罢有余烛。

    连收领底髭,未耗髀中肉。

    飞腾困中路,黾勉啄场粟。

    归来九江上,家有十亩竹。

    一官粗包裹,万卷中自足。

    还如白司马,日听杜鹃哭。

    我来万里外,命与江波触。

    罪重惭故人,囊空仰微禄。

    已为达士笑,尚谓愚者福。

    米盐日草草,奔走常碌碌。

    尺书慰贫病,佳句烂圭玉。

    多难畏人知,胡为强题目。

    徂年慕桑梓,归念寄鸿鹄。

    但愿洗余愆,躬耕江一曲。

    共居天地间,大类一间屋。

    推排出高下,何异车转毂。

    死生本昼夜,祸福固倚伏。

    谁令尘垢昏,浪与纷华逐。

    譬如薪中火,外照不自烛。

    感君探至道,劝我减粱肉。

    虚心有遗味,实腹不须粟。

    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

    息微知气定,睡少验神足。

    胡为嗜一饱,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异,不受腥腐触。

    可怜山林姿,自缚斗升禄。

    君看出世士,肯屑世间福。

    宁従市井游,与众同碌碌。

    不愿束冠裳,腰金佩鸣玉。

    斯人今何在,未易识凡目。

    恐在庐山中,飞翔逐黄鹄。

    试用物色寻,应歌紫芝曲。

    百病侵形骸,渐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辐与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远,后蹑愈难逐。

    将炊甑中饭,未悟窗下烛。

    聪明役声形,口腹嗜鱼肉。

    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未知按妙指,漫欲理丝竹。

    庐山多名缁,过客礼白足。

    达观等存亡,世欲强歌哭。

    确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触。

    顺忍为裳衣,供施谢荣禄。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众皆指庸庸,自顾非碌碌。

    愧君诗意厚,桃李报琼玉。

    举网罗众禽,有获非一目。

    喧啾定无用,要自取黄鹄。

    君看大方家,慎勿留一曲。

    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

    因缘挂罪罟,未许即潜伏。

    空余读书病,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窭,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彫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祠,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遗韵寄终曲。

    老年从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