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宦游莫向长城窟,冬冰折胶弦亦绝。

    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会雪。

    京城旧友一分散,近忆吴兴须满颊。

    世事反复如翻飞,今日共鲧前益垂。

    畏人但恐去不远,适意未觉归来迟。

    借问校雠天禄阁,何如江海同游嬉。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

    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

    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

    阴淫夏为秋,雨暴溪作渎。

    缺防旧通市,流潦几入屋。

    虽幸廪粟空,犹惜畦蔬绿。

    鹿骇不择音,鸿羁分遵陆。

    室诮曾子还,城讴华元衄。

    中情久岑寂,外物竞排蹙。

    设心等一慈,开怀受诸毒。

    道力虽未究,游波偶然伏。

    粮须三月聚,艾要七年蓄。

    君恩许北还,从此当退缩。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

    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

    江被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吏治区区岂不任,吴中已自富才能。

    还应占位书名姓,学取蓝田崔县丞。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従来旧卜邻。

    神夫化黄熊,神母化白石。

    婴儿剖还父,涕泣何暇恤。

    尔来三千岁,往事谁复识。

    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