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

    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

    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

    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

    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

    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

    阳气溟濛九地来,经春涉夏始闻雷。麦禾此去或可望,桃李向来谁使开。

    号令迍邅人共怪,阴阳颠倒物应猜。一声震荡虽惊耳,遍地妖氛未易回。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泉城欲治麦禾囷,五亩邻家肯见分。莫问三吴朱处士,似胜吾乡扬子云。

    阴晴卒岁关忧喜,丰约终身看逸勤。家世本来耕且养,诸孙不用耻锄耘。

    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唯有未能忘酒在,手倾金盏斗垂莲。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耆年时一二,新第阙西南。好客心终在,忘怀日纵谈。

    规模人共记,风味我犹谙。谁是羊昙首,回车意不堪。

    柳侯白首郎,风格终近古。

    旧游日零落,新辈谁与伍。

    人情逐时好,变化无定主。

    试看近时人,相教蹈规矩。

    行身剧孔孟,称道皆舜禹。

    但求免讥评,岂顾愁肺腑。

    坐令不羁士,举足遭网罟。

    缅怀我生初,遗俗尚目睹。

    中庸虽已亡,比近则犹愈。

    老成慎趋好,后生守淳鲁。

    岂效相谩欺,炫牛沽马脯。

    过恶酒色间,可罪非可恶。

    譬如嵇与阮,心迹岂深蠹。

    京师逢柳侯,往事能历数。

    叹息子美贤,相与实旧故。

    至今存篇章,醉墨龙蛇舞。

    斯人今苟在,亦恐终囚虏。

    惜哉时论隘,安置失处所。

    一麾寄河壖,垂老幸有土。

    世俗安足论,且尽杯中醑。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

    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