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陈宓 / 陈宓所有的诗词

    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庐山鬓欲皤。

    列岫但蒙排闼入,一壶未许扣舷歌。

    清风六月犹嫌剩,明月三秋不厌多。

    拟向清朝新白鹿,结茅深处傍松坡。

    四时丹桂年年好,万岁青娥个个妍。

    但看世人生与老,不愁玉兔缺仍圆。

    攻侵属国雪中节,巧趁鸱夷烟际船。

    我把清光贮胸次,从教飞辙碧宵缘。

    不饮踰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三朝十国锡封频,八帙华龄岁律新。

    膝下平分千里月,门中浑作一家春。

    已将相业传诸子,更喜闻孙早有人。

    岁挹壶山入壶斝,寿溪衮衮寿杯醇。

    明珠颗颗映寒骊,六月清风满袖知。

    只觉衰容增老愧,空烦妙语为嘘吹。

    三年刻楮成何事,一日哦松乘得诗。

    从此年丰公事少,夕阳桥上赋涟漪。

    日夕风定时,上下映毫发。那堪秋夜半,深处著明月。

    有道襟怀鬓不华,笑谭物物总春花。

    挥毫要使钟张避,出句应知屈宋衙。

    今日相逢萍聚水,明朝各是客乘楂。

    坐中韶濩铿锵作,亦许狂吟杂俚哇。

    自昔桐城别,于今两阅秋。

    暌违嗟地远,聚散似萍浮。

    独发皇都道,同登乌驻舟。

    人生非苟合,谁谓雨能留。

    卧病六十朝,尪羸欲颠踬。

    中虚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风邪动感触,寒热肆留滞。

    百病果难堪,未免趣医至。

    携持篚与箧,众药要尽试。

    {口父}咀和参术,煎煮杂姜桂。

    了无铢寸功,徒有千百累。

    金丹号起死,入腹作鼎沸。

    服之不能瘳,束手信无计。

    嗟余有天命,未许药石治。

    再拜谢群医,云病且平易。

    堆床屏丸散,养体亲滋味。

    曾不数阅日,颇能安寝寐。

    昨朝偶寻镜,自喜有瘥意。

    俄惊一目赤,炙灼如頳尾。

    薰疗技已穷,赤势殊未既。

    平旦涩难开,未晚痛先闭。

    于何我久病,复有此兢悸。

    当时呻吟馀,犹解阅文字。

    兹焉眼如瞽,把卷直欲弃。

    旧书满窗几,日读不省记。

    赋性已不灵,此疾胡可被。

    悲来只头低,坐处每酸鼻。

    何时双眼明,一览经满笥。

    行谊颜孟俦,文辞典坟媲。

    和顺积厥躬,膏泽施当世。

    今为辕下驹,横空但有气。

    又似笼中鹤,束缚剪两翅。

    会当有时节,飞骛历万里。

    賸得浮生十日闲,一逢胜处便凭栏。

    天开池沼供鱼乐,雨洗峰峦与客看。

    活计只须携蒻笠,谋身空叹负儒冠。

    试听矶上垂纶叟,不信人间有热官。

    关于诗人

    陈宓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