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王恭 / 王恭所有的诗词

    重林茅舍清溪口,山人醉倒黄精酒。峰头昨夜春雨多,起拂萝衣听寒溜。

    仙墨香销凤影残,上池凉水夜初乾。似将帝子苍梧瑟,共作秋声万叶寒。

    交久敬弥笃,仲尼称其贤。廛居任湫隘,豆肉不掩肩。

    美哉君臣义,金石行当宣。遂令太史公,忻慕思执鞭。

    吾子重高节,尚友千古前。堂开七岩下,中有双涧泉。

    宴坐澹无私,恬然忘外喧。寤寐梦先哲,道存犹未捐。

    余惭石父贱,感激应谁怜。

    骢马新凿蹄,翩翩锦障泥。朝鸣柏台下,莫走金陵西。

    金陵西上连双阙,白门秋风桂香发。手中玉斧绣为衣,马上霜威面如铁。

    故园淮水望犹赊,心念王程不顾家。阊阖九重归使节,炉烟咫尺诵皇华。

    朝回月隐南宫树,梦里犹听七闽雨。一道风霜露冕时,几年红海星轺曙。

    圣主恩深念远臣,穷荒今日赖咨询。功成毕竟登台辅,应继贞元第一人。

    云山迢递树苍苍,春水微茫带野航。欲傍渔郎深隐去,武陵虽好是他乡。

    淮泗云空苜蓿齐,圉人牵出踏青泥。金舆不恋西池赏,虚负天寒十二蹄。

    莲宇最高处,青萝隐丹梯。钟鸣海色动,四壁闻天鸡。

    簝竹苍梧野翠分,石林阴洞未归云。香炉峰小开窗见,水乐声寒隔坐闻。

    回风飒飒吹松栝,落日澄潭见毫发。龙眠水底呼不醒,千岁寒漦雨苔滑。

    而我发遐想,兴来随所之。缘云踏鸟道,披荒上天池。

    天池色映黄姑水,手接飞藤洗双耳,鬼谷仙源杳霭间,雁荡天台只如此。

    望海亭中载酒来,石楠花气拂金杯。葛衣醉倒翻经榻,纱帽狂歌施食台。

    龙龛法似心无垢,宴坐禅扉说空有。玄度难酬支遁词,凿齿曾于道安厚。

    浮梁少尹欲朝天,群从相看惜别筵。遥想五云双阙下。

    时时飞梦绕林泉。

    绝顶閒云翠微,孤琴野杖荆扉。惆怅同声别远,青山叙日行归。

    中夜饮,朱颜酡,郁金美酒金叵罗。扬眉吐气为君醉,相逢不饮当奈何。

    思君隔长河,会少离别多。剧欢继银烛,婉娈出青娥。

    江讴越吹空浩荡,郢中白雪扬清歌。春风无情吹桃李,昨日花开今结子。

    贵贱悠悠何足论,古来万事东流水。邙山之坟半无主,马鬣蓬科动离黍。

    铜雀歌钟散晚烟,茂林松柏凋寒雨。酒阑莫唱丁都护,空使哀情慨今古。

    青镜频看发渐稀,黄金一去交难固。少年心事谁共知,结交误结轻薄儿。

    一朝贫贱忍相弃,岂惜浮沈应有时。楼头杨柳垂青丝,楼上与君伤别离。

    伤别离,长相思。水流花谢两相失,雨散星离从此时。

    明朝更越千万山,再歌一曲行路难。行路难,摧心肝。

    泮林才子闽州彦,抱得麟经过淮甸。自从典教入王门,几度春风候玉辇。

    今年作县下吴门,吴门烟月倍离魂。岂知梅福为仙尉,莫学陶潜纵酒樽。

    吴门忆昔扁舟度,正是故人任官处。丹枫江上碧天秋,疏钟声外寒山暮。

    嗟予浪迹西复东,年年道上随飞蓬。献赋无因谒明主,弹冠自笑空龙钟。

    长洲苑外多佳致,山水闲时日应至。宦游莫比在长沙,圣主恩深汉文帝。

    关于诗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