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戴良 / 戴良所有的诗词

    三冬不作雪,元日乃飞花。殆似呈丰兆,还如献岁华。

    晓梅同璀璨,冻蝶斗交加。叠径如拖练,旋空若搅车。

    随风疏复密,杂霰整还斜。葩借云为叶,光疑月在沙。

    迷汀难辨鹭,著柳易分鸦。咏絮应输韫,吟车欲过叉。

    寒将椒酒敌,莹比塞酥嘉。刻画天呈巧,铺张地掩瑕。

    早朝光映笏,暝猎势漫罝。后腊宁非瑞,先春益自誇。

    拂林微见蕊,缀草浅窥芽。煖促庭猊化,阳催瓦雀呀。

    土融偏润麦,水活最便茶。不雨檐常滴,当阴砌或遮。

    诗成灯屡剪,坐久鼓频挝。路滑妨回骑,城严畏奏笳。

    岁寒同在旅,春至倍思家。此日堪乘兴,归舟向若耶。

    短愿本有涯,长忧自无端。道心日迥绝,衰病坐连绵。

    瑶琴废不理,金镜掩莫看。谁能蠲兹疾,并用驻吾颜。

    澡真藉灵草,测化奇神丹。神丹法已閟,灵草名尚传。

    或求向蓬岛,或采自钟山。何彼巫咸辈,竟隳伎术间。

    楚辞称九折,周礼稽十全。问名未为悦,染味方自叹。

    贾生妙斯理,輶使旌其贤。莫言相遇易,知音古犹难。

    彼山犹有崖,此木犹有枝。而我怀所思,忧来独无时。

    我有泽上兰,春至尚猗猗。折柔欲有赠,延意及秋期。

    秋期日已逝,兰叶日已衰。人生非草木,勿为寒暑移。

    大男逾弱冠,初尝传一经。小男年十三,玉骨早已成。

    亦有两女子,家事幼所更。女解事舅姑,男可了门庭。

    悉如黄口雏,未食已先鸣。此日不在眼,何以慰吾情。

    转蓬无定在,飘飖将何之。未遽离本根,赖有回飙吹。

    在昔从一官,整驾来南陲。何意十载留,竟负三年期。

    上有垂白亲,下有初长儿。平生已艰瘁,况复当乱离。

    及兹神武师,拓地如拾遗。遂令客行士,秋晏薄言归。

    慈母既生还,弱子亦抱持。歌舞入故都,志愿幸无违。

    鸿鹄游四海,鹪鹩守一枝。宁守卑栖分,不随鸿鹄飞。

    栖栖徒旅中,美酒不常得。偶得弗为饮,人将嘲我惑。

    天运恒往还,人道有通塞。伊洛与瀍涧,几度吊亡国。

    酒至且尽觞,馀事付默默。

    结交数丈夫,有仕有不仕。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此志不获同,而我独多耻。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

    怀此颇有年,兹行始堪纪。四海皆兄弟,可止便须止。

    酣歌尽百载,古道端足恃。

    陶翁种五柳,萧散本天真。刘生荷一锸,似亦返其淳。

    步兵哭涂穷,诗思日以新。子云草《太玄》,亦复赋《剧秦》。

    四士今何在?贤愚同一尘。当时不痛饮,为事亦徒勤。

    我生百代下,颇与四士亲。遥遥涉其涯,敛然一问津。

    但惧翻醉墨,污此衣与巾。君其恕狂谬,我岂独醒人。

    一上高楼恨有余,登临事往竟成虚。

    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珮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

    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

    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独有中天月,远照双松堂。

    双松我所植,念之犹不忘。况复儿与女,不见今六霜。

    大儿踰弱冠,有娣同己长。想当望我时,齐行松树旁。

    见树不见父,呜咽泪成行。小女年尚稚,与弟走踉蹡。

    相呼戏树下,何处褰父裳。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

    人事独暌乖,俯仰我心伤。

    关于诗人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