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樊增祥 / 樊增祥所有的诗词

    花髻吹笙,弓衣绣蝶,老辈风流如此。凭几笔、云林淡墨,便皴出江南烟水。

    料诗情、祇在青山,浑不似、朝罢归来花底。更傍柳添鸦,背枫摇橹,尽在霞头烟尾。

    试认先生行卷里。把岚翠溪光,做成乡思。人家外、明漪几曲,行吟处、梅花十里。

    祇恩深、尚恋承明,纵梦绕平泉,忍商归计。剩画里吴装,青帘篾舫,小现五湖心事。

    红蛛小盒金花镂。竹木忪惺久。日来楼上月娟娟。唤姊隔花双笑赌针穿。

    流萤翠扑轻罗扇。湿露秋窗茜。鹊灵来报雨天晴。泪洒女牛逢处满河星。

    消渴。消渴。不奈黄藤酒恶。松风蟹眼初翻。新瀹花瓷月团。团月。

    团月。刚似绯桃小靥。

    春女淮南赋,冬儿白下词。柳条金嫩不胜垂。莫认前身小小与师师。

    纱扇持遮面,宫螺与画眉。晴窗茧纸界乌丝。学得瘦金书体写唐诗。

    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东归不扈属车尘。

    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头白不关忧患事,积劳须鬓犹青。明朝五十七年人。

    看桑成海,重咏太平春。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当年歌楼上,但凉欹笛簟,暖围箫局。

    又谁道而今,冷云哀雁,鬓痕凋绿。

    幽怀还暗触。叹中岁、吾亦伤哀乐。是几度、山屏寻梦,水舫携歌,蓦回头、水重山复。

    未便朱颜换,先换却、昔时心目。况萧瑟、窗前竹。垂泪都尽,犹自风敲鸣玉。

    怎堪伴人幽独。

    唤起庄生蝶。且料量、陶公酒券,老坡琴帖。书记陈留非我意,老作将军揖客,便乞与、淮阳也得。

    潦倒刘郎骑户限,叹人生、不入还当出。休更待,鬓成雪。

    红榴火迫端阳节。看群儿、学鲜卑语,剪圆鹦舌。文字轻圈兼细点,换尽虫波鸟磔。

    算径比、终南更捷。迟锦淹花何所用,是五通、气鞠黄门妾。

    端祇为,我曹设。

    醉尉销金,负了绮窗晴雪。谢娘心事,在煎茶解渴。

    春梦唤醒,那是潇湘根叶。红兰移浦,了无颜色。

    几许伤心,隔银屏、似远别。旧题团扇,倚香怀尚热。

    青青柳枝,总被他人轻折。今生长似,柳梢残月。

    平林雪霁烟光湿。夕阳浮动金明驿。西望是榆关。马头无限山。

    沙中春雁语。似说经湘楚。南望楚江头。教侬特地愁。

    注禽经,勘竹谱。雁过一声声橹。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

    揭红帘,月正午。柳外春星三五。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

    十五江南女。解诵樊山,年少绮语。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

    关于诗人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