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毛滂 / 毛滂所有的诗词

    使君未知我,得自吞毡翁。

    我未识使君,已闻伯夷风。

    十年诗卷里,未面先从容。

    顷我客东都,寄声谢老农。

    绣衣南州来,是尔使君公。

    为尔扫菜色,无襦当夜缝。

    东都逆旅人,零落如霜蓬。

    一廛愿为氓,归热鸟脱笼。

    既登君子堂,倒戈避诗锋。

    紫芝秀眉宇,东野凛长松。

    怜我骨硉兀,槽枥骈儿童。

    秣以玉山禾,不置凡马中。

    去年溪城月,使君马如龙。

    呼我载后车,诗月相朣胧。

    朅来桑麻间,午梦因村舂。

    使君亦留犊,往吸长安钟。

    相望渺云海,烟雪迷西东。

    遥传摛彩笔,秀句争考功,

    那知古槐畔,苦语如秋蛩。

    一笑答支山,万事付瘖聋。

    吞舟亦失水,蚍蜉登背胸。

    拂钟虽不铮,缀履岂所工。

    天高白虎殿,日永明光宫。

    去参鵷鹭群。勿羡高飞鸿。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语。

    从挥铁如意,宝藏发深贮。

    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

    踏雪来东山,了不惮修阻。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

    索诗赞行色,我敢靳不与。

    道人已得道,逢魔犹龃龉。

    古气生面目,清流见幽屿。

    冷冷微妙音,松风鸡寒雨。

    九旬谈妙用,况乃超佛祖。

    东归花木繁,啾唧鸟雀聚。

    道人具眼目,要当反聋瞽。

    万事付一笑,本饭饱亭午。

    聊经答道人,瓶巾过水浒。

    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迟迟一饷。记得春模样。

    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空凝望。蜂劳蝶攘。谁在花枝上。

    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轲。

    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谭。

    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决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北风吹劲翮,凌厉欲云奔。

    门棒敛行色,县花消别魂。

    进舟寒濑涩,回道乱山昏。

    珍重操刀事,余言淡可吞。

    燕齐日暮客不旭,新丰主人岂相知。

    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

    会当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

    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

    我公悦士甘如肉,万钱供客饭脱粟。

    读书始堪属大事,谁论少文织薄曲。

    眼看齐相不六尺,太史犹忻事鞭策。

    胸中端正在眸子,岩电两瞳秋汉碧。

    致君尧舜不足惊,升平本付公辈人。

    西郊浓云含雨色,可胜枯槁怀阳春。

    门前宾客马如蚁,谁是我公天下士。

    趦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

    蹇驴破帽栖尘坌,曳裾最晚空余恨。

    草奏犹堪试傔人,无令归作潜夫论。

    芳气霏微,薄衣料峭。何人正倚桃花笑。流红不出武陵溪,这回空与春风到。

    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碧云无信失秦楼,旧时明月犹相照。

    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见云泥隔。

    男儿命好百不忧,封侯起第如戏剧。

    我痴正亦坐命穷,眼暗头童守书策。

    风吹破屋雪入怀,独与蜗牛夜争席。

    旧雨人来今不来,唯有五穷充上客。

    人生羁旅谁过我,欲归岂惜还乡帻。

    腹中郁勃不耐事,何用使人轻跛瘠。

    登山未厌日月流,掩关但恐功名迫。

    读书岂从升斗计,劳生却为精神惜。

    不能与君争上车,主人未必如车泽。

    但烦东风送帆脚,摇竿鼓枻三江碧。

    故岁婵娟独自来,今年更唤玉妃陪。

    要知霁色本无际,端放眼中云雾开。

    年来去国故迟迟,坂上长鸣老益悲。

    不作居山惭捷迳,强须了事学痴儿。

    风霜冷百何能笑,藜藿空肠未厌饥。

    里巷定无杨得意,朝廷合有郑当时。

    关于诗人
    毛滂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