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白虹贯酒卮,酒阑人散别君时。三人来告欲惊走,一瞑讵知无见期。
肝胆平生心已许,雷霆独立识堪悲。挝门夜访从今绝,寂寞凭谁说项斯。
廿年沧海尚横流,失笑童蒙匪我求。一任时贤许牛后,谁从邺下数龙头。
试看饥渴归心易,小待桑榆反掌收。祇有二峰能见忆,思君端欲赋重游。
寐叟深言夜坐非,石遗极道晓行奇。海藏夜夜楼头坐,却是晨钟欲动时。
清明在躬真养气,寡欲可使清且明。气为之本形为末,馀事犹足持吾形。
超观超超必了此,力行实难无异理。若非仗义行人间,漫浪长生不如己。
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所忧邪说势未止,岁月蹉跎不堪待。
安知冥冥留公等,仅博狂歌资一快。清谈如坐不夜庵,短卷摩挲黯相对。
儿女失其母,啼号不欲生。我固无以慰,朝夕缠哀声。
出门暂弃置,入门复屏营。灭灯人定后,锐意趋幽冥。
鬼神乃馀气,未若人所能。冤抑或为变,居常终无灵。
亡者果已矣,何用期遐龄。
吴儿轻靡尽随风,九鼎吾终重此公。势不两存能自决,人皆一死未为穷。
交期太浅真相失,节义何常或可同。他日私成黄沈传,还从鬼录想双雄。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万物役于人,见用乃为贵。是岂万物情,诬之因自遂。
试看鹤乘轩,孰与翔天外?惟人有殊性,徇意终不悔。
少游与文渊,两已适相背。平生吝轻掷,老去若可弃。
每思犯至难,头璧誓俱碎。惜哉时无人,谁解赏雄概?
楼头意万里,缩手久不快。倚阑更小留,安閒故常态。
有书谁能读?有楼谁能居?君家百尺楼,兼藏万卷书。
当时有哲人,弃官赋归欤。抱书阅四朝,高行惊里闾。
与楼两峥嵘,始知德不孤。闻君述祖德,感时还嗟吁。
乱世能自免,保家惟业儒。此书与此楼,皎然无所污。
太息贤公孙,洁身真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