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辛弃疾 / 辛弃疾所有的诗词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朝来梅雨霁,青青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侬是嵚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山共水。美满一千余里。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

    不怕与人忧_。只怕被人调戏。因甚无个阿鹊地。没工夫说里。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关于诗人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