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斋上,熏然负暄卧。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

    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汉文明圣贾生贤,

    谪向长沙堪叹息。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火发城头鱼水里,救火竭池鱼失水。乖龙藏在牛领中,

    雷击龙来牛枉死。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钻,毕竟不能知所以。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

    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

    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

    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

    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碧窗戛瑶瑟,朱栏飘舞衣。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望月桥倾三遍换,

    采莲船破五回修。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虽贫眼下无妨乐,

    纵病心中不与愁。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