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

    娃宫屟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

    几百年来空月明。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

    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直自当时到今日,

    中间歌吹更无声。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

    山禽语带破匏声。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

    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

    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

    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朝来暮去多携手,

    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

    相扶醉蹋落花归。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

    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我年渐长忽自惊,

    镜中冉冉髭须生。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

    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二千里别谢交游,

    三十韵诗慰行役。出门可怜唯一身,敝裘瘦马入咸秦。

    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二贾二张与余弟,

    驱车逦迤来相继。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

    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二张得隽名居甲,

    美退争雄重告捷。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

    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三年不鸣鸣必大,

    岂独骇鸡当骇人。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

    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蹇步何堪鸣珮玉,

    衰容不称著朝衣。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宫花似雪从乘舆,

    禁月如霜坐直庐。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

    晚松寒竹新昌第,职居密近门多闭。日暮银台下直回,

    故人到门门暂开。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岐阳旅宦少欢娱,

    江左羁游费时日。赠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岁月徒催白发貌,泥涂不屈青云心。谁会茫茫天地意,

    短才获用长才弃。我随鹓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惆怅知贤不能荐,

    徒为出入蓬莱殿。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大底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且倾斗酒慰羁愁,

    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

    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感此酬君千字诗,

    醉中分手又何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

    慷慨临歧重相勉,殷勤别后加餐饭。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熏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三旬斋满欲衔杯,平旦敲门门未开。

    除却朗之携一榼,的应不是别人来。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蹋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唐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