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嵩峰馀霞锦绮卷,

    伊水细浪鳞甲生。洛阳闲客知无数,少出游山多在城。

    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南出鼎门十八里,

    庄店逦迤桥道平。不寒不热好时节,鞍马稳快衣衫轻。

    并辔踟蹰下西岸,扣舷容与绕中汀。开怀旷达无所系,

    触目胜绝不可名。荷衰欲黄荇犹绿,鱼乐自跃鸥不惊。

    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家酝一壶白玉液,

    野花数把黄金英。昼游四看西日暮,夜话三及东方明。

    暂停杯觞辍吟咏,我有狂言君试听。丈夫一生有二志,

    兼济独善难得并。不能救疗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

    况吾头白眼已暗,终日戚促何所成。不如展眉开口笑,

    龙门醉卧香山行。

    亭亭独步□枝花,红脸青娥不是夸。

    作将喜貌为愁貌,未惯离家往婿家。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

    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