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白居易 / 白居易所有的诗词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逢秋莫叹须知分,已过潘安三十年。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

    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饭粗餐亦饱,被暖起常迟。

    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王尹贳将马,田家卖与池。开门闲坐日,绕水独行时。

    懒慢交游许,衰羸相府知。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踰年月。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早年薄有烟霞志,

    岁晚深谙世俗情。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

    香炉峰雪拨帘看。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岂止形骸同土木,

    兼将寿夭任乾坤。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

    三尸卧死为休粮。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从陕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

    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辔倾。笙歌与谈笑,随分自将行。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进退者谁非我事,

    世间宠辱常纷纷。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

    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更倾一尊歌一曲,

    不独忘世兼忘身。

    关于诗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