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䳺。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媅。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胜人。

    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

    惊飞贺夏燕,走散入幕宾。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

    回视人间世,了无一事真。

    洒扫古玉局,香火通帝闉。

    我室思无邪,我堂德有邻。

    所至为乡里,事贤友其仁。

    之子富经术,蔚如井大春。

    蜿蟺楚南极,淑气生此民。

    唱高和自寡,非我谁当亲。

    譬彼嶰谷竹,剪栽待伶伦。

    俗学吁可鄙,纸缯配刍银。

    聊将调痴鬼,亦复争华新。

    愿子事笃实,浮言扫谵谆。

    穷通付造物,得丧理本均。

    期子如太仓,会当发陈陈。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

    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二公诗格老弥新,醉后狂吟许野人。

    坐看青丘吞泽芥,自惭黄潦荐溪蘋。

    两邦旌纛光相照,十亩锄犁手自亲。

    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