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诗翁爱酒长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

    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须吟喜雪。

    诗成就我觅欢处,我穷正与君仿佛。

    曷不走投陈孟公,有酒醉君仍饱德。

    琼瑶欲尽天应惜,更遣清光续残月。

    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两奇绝。

    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诗翁爱酒常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撚须吟喜雪。

    诗成就我觅欢处,我穷正与君彷佛。曷不走投陈孟公,有酒醉君仍饱德。

    琼瑶欲尽天应惜,更遣清光续残月。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两奇绝。

    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金山楼观何眈眈,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去,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洞暖无风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季子应嗔不下机,弃家来伴碧云师。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

    掷简摇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

    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

    顾我自为都矂眊,怜君欲斗小婵娟。

    青云岂易量他日,黄菊犹应似去年。

    醉里未知谁得丧,满江风月不论钱。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