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凋丧。

    每闻耆旧亡,涕泫声辄放。

    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

    文章小得誉,诗语尤清壮。

    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

    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

    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

    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

    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

    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

    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

    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

    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能作诗,皆神仙意。

    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

    ”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

    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

    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

    画图要识先生面,识问房陵好事家。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余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耿残烛。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皁貂。

    共喜鵷鸾归禁篽,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洒尚能韶。

    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

    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

    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

    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上界足官府,飞升亦何益。

    还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识。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音浴。)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麏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

    风高月暗水云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怳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