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相逢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下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

    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

    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下里冯生宁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鲦従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匆匆。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

    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

    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

    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

    屡从渊明游,云山出毫端。

    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

    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

    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

    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