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岿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岁寒冰冷天地闭,为我起{上左幸右丸下虫}鞭鱼龙。

    文举与元礼,尚得称世旧。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挂冠不待年,亦岂为五斗。我歌《归来引》,千载信尚友。

    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君醉我且归,明朝许来否。

    ?此诗卷十六已收,题:再用前韵。

    ?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其人世莫传。

    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