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醉里自书醒自笑,如今二绝更逢君。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

    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

    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

    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

    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

    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

    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

    或安贫,或安富,

    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鬓毛,

    本来面目长如故。水有苹兮山有芝,

    人意虽存事已非。有时却忆经游处,

    都似茫茫春梦归。尔来尤解安贫贱,

    不为公卿强陪面。皎如明月在秋潭,

    动著依前还不见。还不见,

    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

    若相见,莫殷勤,

    却是翁家旧主人。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醉里自书醒自笑,如今二绝更逢君。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